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受到中方熱情接待。一個額外的資訊是,昨天耶倫也在北京,不久之後,布林肯也要來,外媒報道說,本月和下個月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普京也要先後來。就是說,堅實的中俄關系在與中美和中歐關系同步推進。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這難以置信,但是中國做到了。
▲中俄雙方貿易額達2401.1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已經提前完成2000億美元的目標。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增長46.9%,總額約1109.7億美元;俄羅斯商品進口增長12.7%,總額為1291.4億美元。俄羅斯克宮新聞處的統計數據顯示,俄中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277億美元。俄羅斯預計2024年俄中貿易額仍將持續增長。俄專家預測,2024年年底俄中貿易額可能達到創紀錄的2500億美元。
中俄關系對兩國有多重要呢?只能說,要多重要它就有多重要。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西方對俄羅斯嚴酷制裁,但是2023年中俄貿易卻達到創紀錄的2401億美元,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量增長了46.9%,而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增長了13%。俄羅斯經濟2023年居然在戰爭情況下增長了3.6%, 如果沒有中俄貿易的「網開一面」,俄羅斯肯定要困難得多。對中國來說,一個友好和作為堅定夥伴的俄羅斯,與一個日本或者印度那樣的俄羅斯,具有定義中國大外交格局完全不同的意義。
有人說,如果美國代替俄羅斯,對中國豈不更好?但是種種結構性原因,特別是在美國視中國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之後,華盛頓是「不可爭取的」,中國只能致力於緩和同美國的關系,但決不可能將美國塑造成俄羅斯那樣的夥伴。事實上,「背靠背」的中俄關系恰是美國在對華態度上有所忌憚的因素之一。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美國和西方已經實際上將俄羅斯劃為「敵人」的情況下,一些人認為中國最突出的外交表現是繼續保持了同俄羅斯的緊密關系,其實說錯了,真正的奇跡是中國在維持中俄關系水平的同時,維護了同美國和歐洲關系的總體穩定,中國成功拒絕了美歐要中國支持其制裁俄羅斯的要求,同時做到了讓西方對中國的俄烏政策給予了接受。
▲五角大樓新聞祕書空軍準將帕特·萊德將軍稱,美國政府官員正在竭盡全力阻止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於烏克蘭戰爭的武器。「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他們這樣做。但是,我們將繼續密切監視這件事。」 萊德說,沒有跡象表明中國領導人已決定武裝俄羅斯,但他們也沒有放棄這一可能性。
面對中俄進一步擴大的貿易,華盛頓表示不悅,但拿不出阻止中俄貿易增長的理由和說辭。他們不斷提中方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軍事物資的要求,緊盯中國的對俄出口,但他們從沒有找到中國向俄提供戰爭物資的任何證據。中俄關系接下來的最大考驗實際是中國能否進一步做好中俄和中西關系的平衡。
老胡高興地看到,隨著中國經濟的疫後不斷複蘇,中國實現這一平衡的主動權繼續擴大。
首先,俄羅斯進一步加強同中國關系的願望非常強烈,而且俄不反對中國與美西方發展關系。中國通過對外開放壯大經濟和科技實力,俄羅斯可以間接受益,現在,俄羅斯所需的電子高科技產品和先進設備主要來自中國。
美國和歐洲適應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對俄政策,它們已經無力向中俄貿易進行更大的施壓。雖然美國和歐洲都有對中國「去風險」的呼聲,但它們都非針對中俄關系,而且實際推進很難。外媒報道說,朔爾茨本月訪華時,除了幾名部長陪同,奔馳、西門子等德國頂級大公司的老板也將隨機同來。歐洲對華「去風險」的含義與美國有區別,多數歐洲人並不願意看到「大西洋主義」排斥歐中合作,不願意美歐聯手對華發難,他們的對華訴求常常是一事一議的。
▲德國《商報》7日稱,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本周末在三名聯邦部長的陪同下進行上任以來的第二次訪華。隨同朔爾茨訪華的還有一個規糢龐大的代表團。至少12名頂級企業的CEO將隨行,現在德國大企業的CEO們仍在爭搶位置。此次訪問凸顯中國作為崛起的大國及最重要貿易夥伴對德國的重要性。
所以說「西方」在中國面前是分散的,美歐之間有很大縫隙,歐洲內部也不同,中國處理同美歐的關系有很大空間,對俄關系絕對成為不了決定性阻礙。
在大的力量中,歐洲現在挺難受的,他們一方面與俄羅斯近乎陷入敵對,另一方面對美國的依賴有增強之勢,而獨立自主很讓歐洲人珍惜,中國可以成為支持歐洲獨立自主的槓桿,這對中國來說就是實現戰略平衡的機遇。
耶倫這次訪華,一路笑眯眯的,仿佛要搞「乒乓外交」一樣,努力讓中國人覺得她提尖銳要求很正常,試圖緩和中國社會對中美關系的緊張感。這是美國不想同中國進一步撕破臉的信號之一。
▲耶倫的二度訪華被深深打上美食之旅的烙印,從粵菜到川菜,再到爽口的啤酒,為此也自始至終受到密切關註。此訪長達6天,比上次訪華多2天,行程涵蓋北京和廣州,並且與官方和民間人士展開廣泛交流。這一變化被認為是中美關系的一個「重大進展」,展現出雙方很強的「政策韌性」。
總之,中國完全有能力保持強勁的中俄關系,同時對中美和中歐關系進行有效的戰略維護,這應成為中國21世紀20年代的戰略大手筆。
[胡錫進]